阳小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长辞笙2526wl.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欧阳戎发现龙城的水确实深。 </br></br> 下山后,去往龙城县城的官道,时不时被临时造就的“湖泊”阻断。 </br></br> 龙城县城外的田野,像是一张白纸被小孩子画满圆圈一般,切割成了一处处泽国。 </br></br> 不过幸好东林寺的香火很旺,不少渔夫泛舟接送香客,欧阳戎、谢令姜和燕无恤等人就是这样赶路,把谢旬送到了蝴蝶溪上的彭郎渡,顺利送上了去往江洲的大船,谢旬会在那儿转乘,返回白鹿洞书院。 </br></br> 说起来,蝴蝶溪并不是一条溪,而是一条宽阔大河,这条大河弯弯曲曲,形似蝴蝶的一片翅膀,于是便被龙城百姓叫做蝴蝶溪,且溪边还开满了各色蝴蝶花。 </br></br> 它位于南边的云梦泽与北边的长江之间,且还是这两大水系最主要的连接水道。 </br></br> 因此彭郎渡口沟通南北,向北可去往江南道最繁华的苏浙腹地,向南可去往岭南道,商贾贸易热闹非常。 </br></br> 而龙城县城,就是分布在蝴蝶溪的东西两岸,围绕它而繁盛的,其中包括县衙在内的大部分建筑都拥挤在东岸,西岸则是相对松散,坐落着一些龙城富人们的宅子与产业。 </br></br> 眼下,即使龙城水患,依旧没怎么影响码头热闹、力夫搬运,只有城里城外拖家带口流落街头的难民们,才能隐隐述说这次水患的惨烈。 </br></br> 欧阳戎、燕无恤和谢令姜三人站在东岸熙熙攘攘的码头,目送谢旬的船只渐远。 </br></br> 甄氏只把谢旬送下了山,便回去收拾东西准备搬县衙了,没有跟来。 </br></br> 渡口的风有些大,上午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br></br> “小师妹,以后请多多关照。” </br></br> “良翰兄,咱们以平辈相称,还是喊字吧。” </br></br> “也行。” </br></br> 欧阳戎也没在意谢令姜的客气古板,他转过头,眯眼看了看蝴蝶溪对岸。 </br></br> “附近可有市集,我去添点东西。” </br></br> 谢令姜问道,燕无恤给她指了个方向,随后原地只剩下年轻县令与蓝服捕头。 </br></br> “明堂,咱们现在去哪,是不是回县衙那边,卑职已经按照你的吩咐,通知了刁县丞他们,他们现在应该都在县衙那边等我们。” </br></br> “先不急。”欧阳戎摇摇头,忽然指着对岸道:“对岸那座山上建的高堡大院是谁家的?还有围绕山旁的冒烟作坊又都是干什么的?” </br></br> 燕无恤看都没看,都知道县令指的是什么,直接答道: </br></br> “那是柳家大院,山下的作坊便是咱们江南道都闻名的古越剑铺,也是柳家的产业。” </br></br> “古越剑铺?柳家?” </br></br> 燕无恤耐心解释道: </br></br> “咱们龙城古时候是吴越之地,先秦那会儿是闻名天下的铸剑之地,最早好像是有个叫什么子的铸剑大师在这蝴蝶溪边挖山起炉给天子与诸侯们铸剑……所以有些铸剑术一直在本地流传来着,剑匠不少,不过后来到了本朝开国,龙城的这个行当就已逐渐衰败下来,只剩下寥寥几座剑铺,古越就是其中一家老字号。 </br></br> “而柳家是本地最大的豪强家族,他们家祖上是做水运行当在龙城发迹的,不过之前一直都只是个豪强地主,可是这一代柳家的少家主却是很有魄力,早年一掷千金接手了衰败的古越剑铺与其它几家剑铺合并起来,之后一路经营的越来越红火。 </br></br> “咱乾人爱剑,眼下古越剑铺出炉的剑,早就风靡大周的上层圈子,听说成为了皇室贵胄与关中权贵们案头的珍品宝件,已是公认的铸剑名铺。甚至剑铺里最精湛的那几个名匠所铸的剑,是一口都难求,江洲刺史来了都得排队。” </br></br> “那这柳家岂不是暴富?” </br></br> “何止暴富,前些年柳家还通过洛阳贵人牵线,给卫女帝献剑,直接龙颜大悦,被赏了个御剑使的挂职名誉官,奉旨铸剑,现在连地方的税都免了大半了。 </br></br> “柳家现在是龙城第一豪族,其它乡绅豪族都唯他们马首是瞻,蝴蝶西岸全是他们的剑炉,龙城有一小半的良田和产业都是他们家的,小半座城的百姓都在他们手下的行当谋营生,不少外来船只停留都是为了购剑。” </br></br> “唔,掌握全城的支柱产业吗……” </br></br> “明堂可知,龙城的百姓都称呼这柳家为什么吗?” </br></br> 欧阳戎想了想,笑了下,“总不会是柳‘半城’吧?” </br></br> “咦这个倒也挺贴切,不过都差不多,百姓们私下称呼柳家为龙王家族,说西岸的这柳家,是大水都冲不走的龙王庙。这些年来,龙城不管是多大的水患都丝毫影响不到他们,反而还越来越富了,可不就像龙王吗。” </br></br> “那让本官猜猜,嗯,这柳家人是不是还是乐善好施的大善人?” </br></br> 燕无恤有些诧异,“明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无相黄叶
古代文学专业毕业的王文龙穿越到了明代,身处万历二十七年,不会写八股文也不懂得打仗。恰逢明代出版鼎盛期,王文龙只得抄书混个糊口。没成想这一来他佳作频出名震天下:《儒林外史》《红楼梦》《海国图志》……太监中官想要招揽他,东林党人称他博学,传教士发现他比欧洲人还了解大航海历史,而王文龙也在不知不觉间踏上了改变时代的脚步。
历史 连载 154万字
小生真不是书呆子

小生真不是书呆子

七月喜神
谢傅是个嗜书如命的书呆子。因遭受意外被人拐卖入澹台府,成了被豢养的小白脸。偏偏这位冷若冰霜的女主人只养不玩,这又是什么原因。小生不是书呆子,小生的胃也很好。为了自由,为了使命,谢傅放下书本,只身入世。慢慢的发现自己所学所长竟是如此厉害,他像一朵奇葩,在文道武道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进而探索文道背后的奥秘这个世上有武道,文道。武道是天择之道,极为讲究天赋,非常人所能习之。文道没有门槛,人人皆可习之,但
历史 连载 578万字
三国骁雄韩遂

三国骁雄韩遂

姚戎
序言 本小说主角韩遂,从距184年爆发黄巾起义尚有21年的公元164年冬写起,尽量吻合史料记载的重大事件和时间,重在推演东汉末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介绍了东汉末年许多重量级人物以及他们的来龙去脉。历史人物的重要职位、重要事件及时间基本遵循历史。通过文学手法将历史人物联系在一起使之生动鲜活。 184年,韩遂以凉州小官吏身份被大将军何进召见,同年因在西凉名望大而被逼迫参加叛军,187年灭叛军首领掌握军权,
历史 连载 456万字